设置

关灯


    明人。“我也爱吃鱼。最喜欢水煮鱼片和清蒸鳊鱼了。”我想我也算聪明的吧。
    “其实我爱吃的东西太多了。数都数不清。”馨彤有些不好意思地加到。“我上小学的时候,我姑姑曾经当着我的面跟我爸爸妈妈说,馨彤这么好吃,是不是一桌好饭好菜就会被人收买了哼”想起来馨彤还有些愤愤的。“我姑父就更过分了。他说我这么爱吃酸辣土豆丝,苏联人一袋土豆就可以收买我当间谍了。”
    钧宇忍不住笑起来。馨彤跟着也笑了。他笑起来真好看,她心想。
    后来的半段路上馨彤眉飞色舞地讲起了别的她喜欢吃的菜。
    “你知道吗,正宗的毛血旺用的是鸭血,不是猪血。”
    “吃毛血旺,要循序渐进,先吃肉类后吃白菜、粉丝什么的才好吃,你知道吗”
    “吃菜苔一定要吃洪山菜苔,就是洪山宝通寺周围种的菜苔。你知道吗,洪山菜苔历来是湖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土特产,曾经被封为金殿玉菜呢。而且菜苔一定要跟腊肉一起炒才好吃。腊肉要切成一寸长的薄片”
    这些钧宇都不知道。她怎么对这些这么有研究,这么有热情
    钧宇一直听着,一般点点头。有一次他老实回答说“我不知道。”
    馨彤一愣,立刻停了下来。“对不起。”
    “对不起什么”钧宇糊涂了。
    “我老爱说你知道吗。我妈妈让我不要说。她说那样很没有礼貌。会让听的人不舒服。好像我比他们聪明一些似的。其实我根本没有那个意思呀。我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说了你知道吗。”
    钧宇有些诧异地扭头看一眼方馨彤。见她一脸认真,有些委屈。
    “萧钧宇,你知道我没有那个意思,对不对”
    钧宇点点头。
    “看,我就说我妈担多心了。谁会那么敏感啊累不累啊”得到萧钧宇肯定的答复,馨彤立刻笑逐颜开。
    这方馨彤挺率真,挺可爱的,像小孩一样。钧宇心里想着,嘴角唇边也露出了笑意。
    那天馨彤没能多介绍几样她喜欢吃的菜,就到了柳林路口。两人说了再见,各自回家。
    星期五放学,钧宇已经习惯了,直接接过方馨彤递过来的拐杖,道声谢谢,出了教室。
    一路上馨彤问了些化学笔记上的问题。化学也是她的强科,所以问题也不太多。
    解放大道和橘林路交叉口有一个邮局。平时每天就走过了。今天路过的时候,馨彤突然说,“今天星期五,我要买报纸,我们一起进去看看,好不好”
    钧宇看着邮局门前的三级台阶,有些犹豫,“我等你吧。”
    “一起看吧。我可能要看半天。你等我,我就压力很大啊。”
    钧宇看着方馨彤澄澈的大眼睛和眼里殷切的期望。他不知道怎样对着这双眼睛说不,只好点点头。方馨彤立刻喜笑颜开。很深很深的酒窝衬着那甜美的笑容更加动人。
    台阶并不高。钧宇小心地撑着拐一级一级地上了台阶。方馨彤在一旁兴高采烈地说着,“你看不看讽刺与幽默啊很好看。我每个星期都买。”
    钧宇记得以前在报摊上好像看过这名字。可他没怎么看过这份报纸。他摇摇头。
    “你从来都没有看过吗”馨彤瞪大眼睛,一脸你损失太大的神情。
    她的眼睛可真大呀。瞪起来更是惊人。不过,不管怎样都是极漂亮的。钧宇再点点头。
    馨彤叹息一声。下一秒又一脸的欣喜。“不过,你从今天起就会看了。要好好补课啊,萧钧宇同学。”
    听她语带调侃,像对老朋友一样,钧宇心里一动。没有谁这么叫过他,没有谁用这种口气跟他说过话。
    馨彤买了份讽刺与幽默,问了最近一期的辽宁青年和读者文摘,都还没有到。
    那天的后半段路,钧宇知道了讽刺与幽默是四开十六版的报纸,每周五出版。上面有笑话,有漫画,还有讽刺杂谈。馨彤最喜欢的是外国著名漫画欣赏栏目。每期报纸拿到手,她会最先翻到那里。今天她也是,翻到那里一看,就乐不可支。然后叫着,“你看,你看,好可爱啊”把报纸伸到钧宇眼前。
    钧宇只好撑着拐站住。他就着方馨彤手上的报纸看她指着的地方。那是一个六格漫画。上下两排,每排三格。第一幅画了一个小男孩在房间里摔了一跤。周围没有人。第二幅他站在厨房,一脸委屈,四处张望。第三幅他站在洗手间,神态一样。第四幅他正在上楼梯,仰脸向上,更加急切。第五幅他站在书房门口,向里探望,满脸失望。第六幅他站在卧室,嚎啕大哭。一手拉着妈妈,一手比划着,似乎在讲刚才摔跤的疼痛与委屈。妈妈弯着腰,一脸关切与怜惜,在安慰他。
    “哈哈,你看他。摔了跤,忍啊忍,忍了那么半天都没有哭,只是满天满地地找妈妈。找到妈妈才开始哭。多可爱啊”馨彤没心没肺地笑着。
    钧宇觉得那漫画很有意思。生活细节捕捉得很好。漫画家画得很传神。寥寥数笔把小孩脸上的痛苦、委屈、急切、失望都表达出来了。他不懂的是方馨彤怎么会笑得那么高兴,前仰后合的。有那么好笑吗她也差不多十六岁了吧真难得还这么一片童真。钧宇觉得她的笑很有感染力,心里不禁觉得温暖。
    那天余下的路程,钧宇知道了辽宁青年和读者文摘也是方馨彤每期必买的杂志。辽宁青年是半月刊,读者文摘是月刊。方馨彤就杂志的各个栏目发表着自己的“高见”。就在她意犹未尽地讲着时,他们到了柳林路口。“好快啊,都到了。明天见。”